来源:1号编辑人气:532更新:2022-08-26 22:39:09
11月28日晚间,电视剧《只为那一刻与你相见》在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单集首播。综合首集剧情,和已经播出的次日两集剧情的预告片内容来看,这部电视剧属于非常典型的悬浮剧,虽然是都市题材,但却缺少真实的烟火气息。尤其在剧情设计方面,并不呈现编剧带给角色的基本智商。因此,该剧播出之后,出现了“清一色差评”的局面。
在《只为那一刻与你相见》的豆瓣专区,剧迷们给出了一星和两星的差评,暂时没有出现任何三星及其以上的中等评价和好评内容。目前来看,观众对于这部电视剧的评价比较统一,典型的悬浮剧,没有真实感可言,况且是小情小爱模式,属于胡编乱造的典型。而这部电视剧的两位主演,陆毅和李一桐,也在剧迷们批评的行列当中了。
从首集剧情和已经播出的后两集预告片剧情来看,这部电视剧属于典型的“网络小说”思维。经查证,这部剧作果然是根据热门的网络小说改编而来。我们不妨先聊几句原著小说。原著同名小说的定位非常明确,就是给青少年群体看的。这是一部女主人公气质的作品,讲得也是女主人公的各种恋爱故事,继而出现了女主在职场上的逆袭。不过,这一切,都是以对有钱人家的集团公司的创作式意淫为前提的。
显然,这种又是集团公司,又是女主恋爱的模式,实在只是对青少年网络小说爱好者的投其所好罢了。这类小说本身就不会在真实的维度当中创作,一旦触及人间烟火,反倒是让青少年读者厌烦了。所以,原著小说当中的故事,都是不接地气的内容的拼凑。甚至于我们可以武断的说,那些读网络小说的,也就是这种审美品位罢了。也正因如此,已经有多位优秀的影视编剧站出来强调,网络小说,再热门,也不适合改编,它们根子上就是“有待商榷”的。
具体到这部电视剧《只为那一刻与你相见》当中,目前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雷人剧情。这些剧情,放在正常人的审美视野当中观看,会觉得编剧怎么如此低智商的胡编乱造呢?而放在网络小说的阅读视野当中,读者们反倒是能够自取其乐,因为不真实,恰好满足于这批读者迷幻于网络空间的情感需要。网络小说,无一不是要在虚幻当中获得一种网络迷离。严肃文学则不同,要求现实主义,要求清醒、理智与社会学层面上的反思。这些要求,是很多网络读者无法承受的审美之重。
具体到电视剧作品《只为那一刻与你相见》当中,女主落魄伦敦街头,进入男主家中,第一晚就闯入男主房间,要求自己身边有人,才能睡觉。这种故事套路,放在迷幻的网络文学当中,那些读者们会满足于这种小资式的梦境。而放在电视剧作品当中,观众们则会看到不适,女主的智商是欠缺到什么地步了,才会做出这种异于常人的举动呢?而类似的内容,在这部电视剧当中,俯仰皆是。这都是烂俗网络小说强行影视化改编的必然结果。
而与此同时,作为电视剧作品存在的《只为那一刻与你相见》,最大的问题,就是因循了原著网络小说多絮叨缺故事的问题,直接造成首播剧情,毫无故事性可言。如果说网络小说还能用一些文字语言带给青少年读者一些迷离的话,那电视剧必须通过故事才能实现和观众的共情。反观这部剧作,首集剧情,故事性乏善可陈。绝大多数的时间,都是男女主角在寓所里边“打情骂俏”。
网络小说当中,很有一批,其实就是用这种打情骂俏的方式满足低龄(阅读能力低龄和年龄低龄等等)的恶趣味。比如,首集当中,男主向女主抢夺玩具,继而出现男主压在女主身上的戏份。这类戏码,放在网络小说当中,会描写的非常“你懂的”,把那种暧昧的状态会放大到极致上。而到了电视剧作品当中,观众就会觉得这类桥段烂俗,老套路,甚至于有些恶俗了。
没故事,老套路,烂俗男女爱情,生硬凑CP等等,都是《只为那一刻与你相见》的问题。剧作层面上的问题,则直接影响到了演员表演。无论是陆毅还是李一桐,其实都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表演方式。演员表演上的缺憾,主要原因就是导演对于剧作类型的定位不清晰罢了。这部电视剧,是按着正剧模式表演呢?还是按着偶像剧模式表演呢?原著小说,烂俗不堪,显然不足以成为正剧。
而到了电视剧作品当中,李一桐显然是按着偶像剧的路数表演的,故意呈现一个毫无真实感可言的女孩子,更是把这种角色的不接地气的劲儿发挥到了一定的高度上。而老演员陆毅方面,显然不敢尝试烂俗的偶像剧模式,他更愿意这是一部较为现实的作品。所以,陆毅的表演,一直往现实题材层面上的靠拢,努力告诉观众他演的都是真的。但是,适得其反,陆毅越努力,剧作越烂俗,越形成自我反讽。最后,反倒是显得陆毅驾驭不住角色了。
所以,这类烂俗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,不仅仅是对影视艺术本身的伤害,也是对演员演技的伤害。再优秀的演员,换章子怡来,面对这类剧作,也是无力回天。
by 甪直影院
Copyright © 2008-2018